第一,主题明确,信息融通。虽然只有一天的活动,我想着,我们还是要明确一下主题与目的,我与儿子共同策划、商定,并且,我也将本次预设的两个主题“熊猫”与“成都美食”与Olivia 和George进行分享,彼此清晰活动、信息畅通,确保“思想与行动”上的一致。

下午,我们来到街子古镇,用Olivia的话讲,“文化味、宁静、祥和、趣味,这感觉真好”,她很喜欢。现在想来,我当时应该歌唱“成都”,来表达那种美好。



第二,在体验中充分感受、渗透中国文化。我给他们推荐了一些典型的成都小吃,豆腐脑、凉皮、凉面、冰粉、黄粑等,他们逐个尝试,在尝试的过程中,我们探讨着中外饮食的差异,他们也表达着他们的爱好,英国人相比中国人,更喜欢甜食。在品尝成都小吃时,他们觉得中国的麻辣味、红油很特别,另外,他们对中国的传统工艺特别喜欢与崇拜,比如“吹糖人”,他们在“吹”的过程中,真的很投入、很用心,特别是看到在师傅的引导下自己“吹”出来的一个个小动物,他们兴奋的不得了。当然,他们那种反复尝试使用筷子的执着劲也挺让我感动的,还有他们手握筷子的那种“滑稽”“可爱”的动作也带给我们不少快乐,我们不时地相视一笑。



第三,在困境中更需要良好心态。我们去了熊猫基地,路途非常拥堵,景点内人山人海,以及意外的大雨,我们的心情是大打折扣的,但是作为一个东道主,我必须给出一个积极的心态,去感染自己与他们。于是,我给他们调侃地讲,“这也是一个很特别的体验,会让你终身难忘。”为了减少拥挤、等待中的焦虑与无聊,我时不时地给他们渗透一些汉语以及中国文化,比如什么叫“人山人海”?“熊猫”的相关有趣事件。因为秉持良好心态,我们总是意外地发现许多乐趣,在开车途中,游玩途中,遇到漂亮的风景与景致,我们就地驻足、观赏、摆拍。



第四,敞开心扉,彼此真诚。通过我们彼此真诚的交流,我们也彼此熟悉,我们谈论彼此的喜好。聊到他们的国家几乎每家都有宠物,每次在大街上看到宠物狗儿、猫儿,他们都表现出由衷的喜爱。当然,他们有些害怕昆虫类,我儿子还买了假蛇、抓蜗牛来吓唬他们。那一刻,我内心还是挺高兴的,通过交流,我们彼此更加靠近。

时间短暂,我想带他们去更多的地方,成都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向国际友人分享的……因为有文化,交流更加“有神”了;因为交流,彼此增进了解与理解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彼此收获着、快乐着,这是一次非常不错的体验,其价值与意义真不是简单的“志愿者”三个字可以形容的,成都王府外国语学校这个平台真的很不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