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
电话:028-82623755

小学部:18148139972

初中部:15184469592
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国色天乡江宁南路168号

新闻动态
/ NEWS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2022-02-25


防疫

从“心”开始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当我们还沉浸在开学的喜悦中时,成都疫情又再次袭来。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,在做好医学防控工作的同时,心理层面的防控与辅导必不可少。保持健康、积极的良好心态,不仅有利于增强自身免疫力以抵御病毒感染,也对疫情的联防联控,乃至社会稳定,生活、学习、工作秩序的恢复,具有重要意义。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面对突发疫情,人们可能出现各种心理、情绪和生理问题。例如,疫情暴发初期的震惊、焦虑、恐慌;疫情持久战中的悲观、愤怒、麻木、困惑、心力交瘁感;长期隔离生活的无聊感、无意义感、不安全感、对未来的失控感等,以及有可能相伴而生的睡眠不足和各种生理上的不适,如晕眩、呼吸困难、胃痛等。这些身心问题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困扰。在这种情形下,心理学可以给大众提供帮助。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在疫情威胁中,心理老师不是医生,直接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不现实的,但压力一直存在,此时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情绪聚焦的应对,也就是减轻情绪压力。

情绪聚焦的应对策略有两条途径:被动减轻情绪压力和主动减轻情绪压力。被动减轻情绪压力的方法是我们最熟悉的方法:逃避(avoidance)。对于让人心烦意乱的人际关系,我们可以选择与这段关系中的他人保持距离,“眼不见心不烦”。我们也经常使用祈愿式想法(wishful  thinking),偶尔做做梦,想象自己突然中了百万大奖,让自己心情瞬间好起来。只要不混淆幻想和现实,这种方法也无可厚非。主动减轻情绪压力的方法包括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。认知层面最主要的策略是情绪重评(emotional reappraisal),即通过积极的方式来解读情绪,以积极的情绪来代替消极的情绪。行为层面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当地锻炼身体,这个过程同样能够释放压力。如果你不喜欢过于消耗体力的运动,或许可以尝试定期短时间的冥想(meditation)或正念(mindfulness) 练习。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1、疫情会使人产生什么情绪和影响

1. 情绪上出现愤怒、烦躁、焦虑、麻木、内疚、无助、不知所措;

2. 思维上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、低自尊、自责、有一种被隔绝的感觉、健忘、混乱;

3. 生理上出现睡眠障碍、食欲减少或增加、药物滥用;

4. 行为上出现吵闹、危险行为、工作或学习上效率出现问题......

身处恐慌之中,有些人会失去基本的判断力,情绪、思维、生理、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。在严重恐慌的状态下,还可能出现大面积癔症发作,一种类似相关生理疾病的心理疾病,危害不亚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。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2、为什么要转变负面的情绪

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改善人的气血循环,而焦虑紧张、恐惧担忧会让我们机体局部气血不畅,反而会使得疾病加重。我们既需要重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峻性,在行为上严肃对待,做好自我防护;同时也要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健康,提升自己的免疫力,来为自己保驾护航。

其次,许多研究都显示,长期处于压力、焦虑或其他负面情绪之中,会让健康状况受到影响。最近,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便发现,负面情绪会导致免疫反应发生改变,而这有可能加重体内的炎症。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,病如其名,就是一种由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。

好的感受对身体有一种修复作用,面对病毒,我们的大脑可以通过提升免疫力来降低感染风险。我们学生有什么特点?我们学生作为一个成长中的特殊群体,其身心更容易受到侵扰和影响,积极的信念、平和的心态将能提升人体的免疫力,即使被感染,也不至于发病或者症状轻微,自动获得免疫。这种来自于内在的生命力才是最好的防护。我们同学们正处于青春年华,身体各方面都在快速地增长,所以需要的营养元素可能更多,遇到疫情的时候,我们可能要抵御比成年人更多的风险,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,共同度过难关!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3、怎样保持积极情绪,提高自己的免疫力

第一:承认和理解自己的“压力感”

其实,在危机中,“压力感”是有价值的。在疫情状态下,你体验到适度的焦虑和惶恐是正常的、也是健康的。它提醒你应该花精力来保护自己,对于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做出行动和改变。


第二:给自己建立一个生活秩序

阿登养老院实验:美国心理学家艾伦·兰格(Ellen Langer)等人将阿登养老院中的老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,实验组老人可以选择自主决定生活中的一些改变,并对自己的生活加以控制(例如,决定是否要一盆盆栽,选择哪一种植物,还要自己照顾植物),对照组老人则被分发一盆盆栽并由专人负责照料。一段时间后,提升了控制感的实验组老人明显比对照组老人感到更加快乐,会更主动地参与公共活动非常时期,人们感受到的焦虑和惶恐部分源自此时人们感觉失去了对自己生活“控制”,而这种主观上的无助体验对于妥善应对危机毫无助益。因此,通过在特殊时期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任务,以及有规律、可预期的活动来主动获得控制感,是帮助提升个体生活质量、积极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。

被困在家中,日常的工作和社交都很难如愿完成。这对于你的心理健康有一个隐形的破坏:你的生活失去了秩序,你不再需要按时起床、按时吃饭、和可预期的人们见面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中做预期内的事情。虽然这是我们日常梦寐以求的生活……但实际上这会增加很多内心的失秩感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更有可能无限地刷负面新闻、任由自己的注意力被情绪控制。

因此,我们尽可能给自己的生活制定一些“抓手”。比如每天早上8点吃早饭、或下午2点做10分钟运动。这些生活中的小秩序,能够帮助你面对绝大多数失控的情绪。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第三:给自己列一个令自己感到愉悦的To-do清单,并执行它

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。列出来,并执行它。例如,听音乐、香薰、做瑜伽、心情涂鸦,做些小手工,试着为自己和家人做顿平时没空做的美食、读书、追美剧、看电影、与家人的互动小游戏、与家人真诚的聊天等等。也可以允许自己哭一哭,写出你的想法或感受、玩一些不费脑子的小游戏、深呼吸、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、泡泡热水澡或冲澡、通过网络与人聊天等等。做完这些之后,你有产生愉悦感,良好的情绪就来到你的身边啦。


第四:不要在情绪中做重大决定

人在应激状态下,很容易体验到无力感、冲动感:觉得自己必须要执行正义、去加急行动。在情绪之下,人常鲁莽做事,不免会给之后的自己带来一些困扰。你可以罗列出你信任的家人、朋友。当你感到要做出一些重大的决定时,多和他们聊天,表达、听取他们的意见。这样的例子太多了,记得前些年有个小品叫《冲动是魔鬼》,就诠释了情绪状态下不要做决定,否则我们启动非理性思维,结果往往不太乐观。


第五:建立自己的心理安全空间

找令你感到安全的人或空间,多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。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、语言来描述和表达出来,对于稳定心理状态异常重要。当我们的感受被言语化、被命名、被我们自己或他人看见,理解和消化后,我们内心的混乱感就会消失,言语能够帮助我们体验到控制感。如果你的现实环境安全,不存在危险或潜在的危险,或未来疫情危机解除,我们回归正常生活之后,你还反复地陷入恐慌、怀疑、焦虑不安,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的话,建议你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。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第六:运动起来

在感到压力大或者十分焦虑的时候,我们可以尝试各种运动、瑜伽或者冥想等能够给我们带来内心平静的运动。当然,如果其他运动让你心情好,也不错。运动的好处在于帮你减少精神上的紧张,增加心血管机能,增加自我效能,提高自信心,降低沮丧等。哪怕如今自我隔离在家,也可以在室内做做运动,比如跟着网络上的视频做几遍广播体操,让自己静下来,都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。跟同学们推荐KEEP这个软件,同学们可以跟着做起来。


第七:良好的人际沟通

社会拒斥实验:美国心理学家罗伊·F. 鲍麦斯特(Roy F. Baumeister)在一系列实验中引导人们经历“社会拒斥”(比如,发现同组伙伴不愿意和自己一起工作或游戏,或想象自己未来会孤独无依)后发现,人们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受损,经历“社会拒斥”的人更难抵挡不健康但美味的诱惑(如美味的曲奇饼),也更难坚持从事较艰难但真正有益自身的活动(如选用口味不佳但有益健康的饮品)。

当人们面对生命和健康威胁时,在本能的驱使下,容易简单地寻找一些“替罪羊”来宣泄愤怒和焦虑。但这种本能反应恰恰是应该避免的,因为被我们拒斥的人很可能会降低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,他们的后继行为会更趋于非理性而非自控,给整个群体带来更大的不安。

没有人的内心是一座孤岛,我们都需要朋友,我们的身体健康也需要朋友。美国卡奈吉麦隆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,社会关系单一的人,更容易感冒。在家隔离,可以通过微信、电话等和朋友联系或者送去问候。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第八:多看好的一面

即使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,有的人心情愉悦,有的人却感到沮丧,这是因为前者有一个积极的思维模式,总是能够发现人事物美好的一面。美国乔治亚医学院的研究显示,积极情绪(包括快乐、平静和有活力)水平高的人,更不易感染流感病毒或者普通感冒。

同理,当你很担心自己和家人将会受到感染,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,也建议你继续正向思维: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,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,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。我也可以提醒我的亲人,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,戴口罩,以及认真洗手和消毒。我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,让自己有开心的时间。即使我真的生病,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。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·艾利斯(Albert Ellis)提出情绪 ABC 理论: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的,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。正是由于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信念,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

(1)绝对化要求。对于此次疫情,有些人认为,“为了保障我的健康,武汉人一个都不能出现,我不能和任何人有任何接触”。这部分人把“希望”“想要”等绝对化为“必须”“应该”“一定要”等,这是非理性的。

(2)过分概括。此次疫情源于武汉野生动物市场,有些人就认为,“武汉人都吃野生动物,全都十恶不赦”。这部分人将“部分武汉人”过分概括化为“所有武汉人”。还有,部分武汉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,有些人就认为所有从武汉回来的人都是病患,因此非常恐慌。

(3)糟糕至极。某市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病例,有些人会认为,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速度快且治不好,会致命,我们逃不过的,全完了”,这就是“糟糕至极”的不合理信念,就是把不好的事情想得非常糟糕,这是非理性的,会导致个体过度恐慌。反之,有些人会认为,“死亡患者可能因为伴随其他疾病或自身抵抗力弱,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是可以控制和医治的”。不合理信念有时会使人产生一些过度的、不合理的情绪,因此,辨别不合理信念,改变不合理信念,也是避免过度恐慌和焦虑的一种方式。


第九:减少因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

如今是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,即便足不出户,只要拿起手机,各类信息就会涌面而来。

有人说,每当灾病来临,都是检验朋友圈智商的时候。这话有点刻薄,不过,即便在数字化拉平了空间和时间距离的时代,认知距离依然不容易被填平。更何况,在巨大的灾害面前,无论社会多么发达,技术多么先进,人类都显得弱小而无知。类似“吃维生素C防病毒”“熏醋能消灭病毒”等的谣言在朋友圈和家庭群中流传一时。为何人们会轻信这些谣言?这也许与幸存者偏差(survivor bias)有关。幸存者偏差描述的是人们以片面的信息作出判断的现象。例如,有些患者吃了维生素C,康复了,而有些患者不幸死亡了,他们没有吃维生素C。而大众很容易听到幸存者的描述,却无法接触到逝者的言语。因此,人们获取的信息是有偏差的,多来自幸存者,而根据这些有偏差的信息作出的判断(吃维生素C能治愈疾病)自然是不准确的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容小觑,侥幸心理不可取。我们需要全面地获取信息,这能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,并抵制谣言。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第十:与自我对话,自我鼓励

我们都有一种自言自语的特殊能力,不论是大声地或无声地自言自语,你都能利用这种能力训练自己克服艰难的挑战。因此你可以这么告诉自己:“在家可能不好玩,但我可以应付它”,“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”,“我不能让焦虑和恐惧占上风”。


十一:镇定自己方法的清单

建议你在烦躁不安时,先采取一些方法来镇定自己,例如,允许自己哭一哭,写出你的想法或感受,在计算机上玩接龙,运动,深呼吸,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,泡泡热水澡或冲澡,找出令人愉悦的事,与人谈天等等。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因人而异,因此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列出一张镇定自己方法的清单,告诉自己当负面情绪要淹没你时,这些是你应该执行的事,并且记住:「为自己做出经常你会为别人做的事」。


十二:如果你或周遭的人有下列的感受或状况,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,请尽快就医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。

1. 恐惧,无法感觉安全

2. 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

3. 自尊丧失、感觉羞耻、痛恨自己

4. 感觉无助

5. 感觉空虚

6. 感觉变得迟钝及麻木

7. 变得退缩或孤立

8. 睡眠状况恶化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每个人面对压力时的体验是不同的,因此对于上述所建议的方法,你可以依个人所需弹性的运用。

有位智者如是言:「如果问题可以解决,烦恼是多余的;如果问题不能解决,烦恼是无用的;所以根本不用烦恼」。因此,让我们不烦恼地、安心地来面对与度过此次的危机。

同时,请同学们减少迷茫,一年之计在于春,提前规划好即将开始的学习。最后,让我们众志成城、共度难关!


【成都王府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】



①拨打咨询预约热线 :17309919508(周一至周五8:20—17:30)

②心理咨询邮箱:cdwffirst@163.com

③微信咨询:qin497331458

④信箱:直接投递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【心理老师简介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林娇

中共党员,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,中学二级教师。毕业于成都大学,主修应用心理学专业,辅修性健康教育专业,从教四年,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,曾荣获成都市创新创意作品大赛优秀指导老师,曾多次荣获学校优秀教师荣誉称号,始终秉承信念是用真诚接纳与爱为孩子点亮一盏灯。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曾子耘
毕业于成都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,辅修性教育专业,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,教龄两年。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李琴

应用心理学本科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婚姻家庭咨询师三级、中级生涯规划师。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1年,心理咨询累计时长1300小时以上。

曾获得“市级青少年心灵成长师”“市级优秀青年教师”“校级优秀青年教师”等荣誉称号。小课题《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中的实施》获得区级二等奖。从业多年,始终秉承“师以德为本,心以爱为源;以真理教书,用真情育人”的教育理念,让爱滋养每一个心灵。

【郑重承诺】成都王府心理咨询对您在心理咨询中提供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,未经您的允许,绝不透露给任何第三方,但发现您有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严重危险时除外。


防疫,从“心”开始


文 编 | 李琴 品牌宣传部 


分享到: